环球科创网

咽喉有异物感是怎么回事(咽喉)

更新时间:2023-07-26 09:58:08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咽喉有异物感是怎么回事,咽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咽喉 : yān h...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咽喉有异物感是怎么回事,咽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咽喉 : yān hóu ①咽和喉的合称:永昼吟不休,咽喉干无声。

2、 ②比喻险要的交通要道:夷陵者,荆州之咽喉也|咽喉要道。

3、 1.结构与命名 咽喉是进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

4、咽喉上连口鼻,下通肺胃,是连接口腔和肺胃的通路,又为经脉循行的要冲。

5、 咽,古作咽,与嗌、咽嗌、喉嗌同义。

6、后世又有咽门、咽路之名。

7、喉,古作〓。

8、咽喉一词,最早见于《内经》。

9、《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

10、”咽与喉。

11、相连而有别。

12、咽在后,下连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喉在前,下通气道,连于肺脏.属肺之系。

13、《灵枢·忧恚无言》说:“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

14、”《喉风论·咽喉总论》指出:“函呼吸者曰喉,内饮食者曰咽。

15、经曰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称食喉。

16、”可见咽之与喉,各司其职,其区别所在,古人早有认识。

17、 《灵枢·忧恚无言》在论及人体发音机理时指出:“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垂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18、”颃颡,即鼻咽部。

19、横骨,相当于舌骨。

20、会厌,《难经·四十四难》称其为“吸门”,意为呼吸之门户。

21、《灵枢集注》说:“在咽喉之前,会厌也;在咽喉之上,乃咽、喉交会之处。

22、凡人饮食,则会厌掩其喉咙后而可入于咽。

23、此喉咙之管,故为‘声音之户’,谓声音之从此而外出也。

24、”《医林改错》更明确指出:“会厌,即舌后之白片,乃遮盖喉门之物也。

25、”会厌位于舌骨体后方,上宽下窄,状如花瓣,呼吸时会厌上启,吞咽或呕吐时会厌下盖,以使水谷与气体,各循其道,不致有误。

26、咽喉部另有喉核,即扁桃体,位于咽前柱(舌腭弓)和咽后柱(咽腭弓)之间,左右各一。

27、悬雍垂,又称帝丁、帝钟,俗称“小舌头”,即张口时软腭后向下后方倾斜的正中一突起部。

28、由扁桃体、悬雍垂和舌根组成喉关,喉关以内为“关内”,喉关以外为“关外”。

29、 2.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喉乃肺系所属。

30、喉为气息出入之要道,又为发声出音之器官。

31、喉下连气道以通肺气,而肺主气、主声,以司呼吸,且肺有经脉通于喉咙,故喉咙的通气和发音直接受制于肺气、肺阴。

32、若肺气宣畅,肺阴充足,则呼吸通利,声音宏亮。

33、若肺气耗损,则鼓动无力,可见声音低微,懒语少言;肺阴不足,则虚火内灼,可见咽喉虚肿微痛,干咳不利,声音嘶哑。

34、因肺虚所致的发音障碍,即所谓“金破不鸣”。

35、若因外邪犯肺,或邪热壅肺,循经上蒸.常见咽喉红肿疼痛、声音重浊、嘶哑,甚则失音。

36、因肺实所致发音障碍,即所谓“金实不鸣”。

37、 咽乃胃腑所系。

38、《重楼玉钥》说:“咽,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所系,乃胃气之通道也。

39、”《医林改错》径称咽“即胃管之上口”。

40、咽为胃之外候,与食管相连,贯连胃腑,足阳明胃经沿咽喉下行。

41、胃属足阳明经。

42、络于脾;脾属足太阳经,络于胃。

43、脾升胃降,枢机灵活,则咽利食下,胃和纳畅。

44、若脾胃失和,升降失常,可见吞咽不利,嗳气呕逆等。

45、若脾胃有热,攻冲上逆,则咽喉肿痛,甚则水浆难以下咽。

46、故有“咽喉为脾胃之候”之说。

47、 咽喉与肝、肾在生理上亦有联系。

48、足厥阴肝经循咽喉,上达颃颡,通过经脉的联系,调和咽喉气血。

49、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又为刚脏,易为七情所伤。

50、若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灼津为痰,肝气挟痰互结于咽喉,则咽喉如有梅核所塞,时轻时重,即发为梅核气(癔病球)。

51、足少阴肾经从肺而上循喉咙挟舌本。

52、若肾阴不足,咽喉失于滋润,加之虚火循经上灼,则咽喉焮红干痛,劳累后多发作。

53、 咽喉为经脉循行之要冲。

54、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而外,其余经脉均或直接抵达咽喉,或于咽喉旁经过。

55、至于督脉、任脉、冲脉等奇经,也分别循行于咽喉。

56、借助众多经脉的作用,咽喉与全身的脏腑气血发生联系,维持着咽喉正常的生理功能。

57、《灵枢·经脉》、《灵枢·经别》等对咽喉与经脉的广泛联系有详尽记载。

58、如足阳明胃经,“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咽喉,入缺盆”;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手太阴经别,“上出缺盆,循喉咙”;足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手少阴经别,“上走喉咙,出于面”;手阳明经别,“上循喉咙,出缺盆”;足少阴经别,“上挟咽,出颐颔中,散于面,连目系”。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