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创网

受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更新时间:2023-12-02 02:23:20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受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钢筋长...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受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钢筋长度计算公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3、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4、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5、=""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算法4:取max(lae="">350时,拉筋直径为8mm。

6、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7、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8、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板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9、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10、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11、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12、=""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算法4:取max(lae="">350时,拉筋直径为8mm。

13、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14、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15、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板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