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2 03:30:18
大家好,小勉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明朝为什么要杀功臣,为什么建国之后杀功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中国历史中,有一个现象经常重复出现,那就是历代名将难得善终,他们往往不是死在敌人手中,而是死在自己人的刀下。
2、如春秋名将伍子胥被奸臣所害;战国名将白起“死而非其罪”;汉朝名将韩信、彭越、英布被汉高祖刘邦和吕后所杀;唐朝名将李光弼遭猜疑忧惧而死,仆固怀恩被迫反叛,病死鸣沙;宋朝名将岳飞被秦桧阴谋陷害;明末名将袁崇焕被昏君凌迟处死…… 这些名将之所以不得善终,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3、客观方面,名将“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手握兵权,位高权重,不被君王猜疑几乎是不可能的。
4、如果没有办法消除君王的猜疑,必然会惹祸上身。
5、另外,正如范蠡所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6、”如果遇上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的君王,名将更没什么好下场。
7、 主观方面,一些将领功成名就以后,居功自傲,骄横跋扈,对下傲慢,对上不敬,这些人不知自己身处险境,往往死于非命。
8、 英明的君主爱惜名将,想办法与他们共保富贵,如唐太宗见尉迟敬德犯错误便及时加以纠正,宋太祖采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与开国功臣和平共处。
9、 明智的将帅深谙“月盈则亏,盛极必衰”的道理,深畏满盈,或功成身退,或谦虚谨慎,使自己免遭伤害。
10、如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知道“大名之下,难与久居”,毅然离开越国;南朝名将韦睿功劳越大越谦虚,梁武帝对他始终信任不疑;唐朝名将郭子仪谦虚谨慎,进退有节,平易近人,“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他的善终完全得益于其过人的智慧和良好的修养。
11、这已经是常态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老臣往往倚老卖老,新皇帝继位不好驾驭,因此诛杀功臣,宋朝杯酒释兵权才是个例功高盖主,权势太重怕下一任皇帝掌控不了。
12、历史上例子很多,鹿鼎记电影里的鳌拜不是个好例子么。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