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创网

牧童 唐 吕岩(牧童诗)

更新时间:2023-09-13 03:02:04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牧童 唐 吕岩,牧童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牧童 唐 吕岩,牧童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3、 注释: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

4、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

5、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

6、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7、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

8、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9、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10、 (1)是吕岩写的那个吗?是的话就有: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1、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2、 顺便把解释也给你: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13、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14、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15、 2.词句解析。

16、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7、”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18、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19、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20、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21、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22、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3、”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24、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25、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26、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27、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28、《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29、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

30、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31、 (2)还有卢肇的牧童: 【牧童】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32、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33、 大概意思: 谁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呢,他趴在牛背上睡着,周围满是秋声。

34、 在路上时不时还吹上一首曲子,根本就不担心有没有知音来欣赏。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