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22 17:59:04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闺怨诗王昌龄古诗,闺怨诗王昌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
2、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
3、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4、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
5、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6、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诗眼”。
7、这位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
8、杨柳在古代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春色”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
9、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
10、 故少妇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
11、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
12、“悔教夫婿觅封侯”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
13、说到“忽见”,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
14、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悔”的情感的。
15、故曰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