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创网

sata接口怎么接(sata接口)

更新时间:2023-10-31 08:40:04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sata接口怎么接,sata接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SATA:SATA的全称是Seri...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sata接口怎么接,sata接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SATA: SATA的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在IDF Fall 2001大会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标准,正式宣告了SATA规范的确立。

2、SATA规范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理论值提高到了150MB/s,比PATA标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约13%,而随着未来后续版本的发展,SATA接口的速率还可扩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

3、从其发展计划来看,未来的SATA也将通过提升时钟频率来提高接口传输速率,让硬盘也能够超频。

4、 SATA接口需要硬件芯片的支持,例如Intel ICH5(R)、VIA VT8237、nVIDIA的MCP RAID和SiS964,如果主板南桥芯片不能直接支持的话,就需要选择第三方的芯片,例如Silicon Image 3112A芯片等,不过这样也就会产生一些硬件性能的差异,并且驱动程序也比较繁杂。

5、 SATA的优势:支持热插拔 ,传输速度快,执行效率高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

6、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

7、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

8、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9、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10、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

11、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很多的优势。

12、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

13、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

14、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

15、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16、 SATA的物理设计,可说是以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作为蓝本,所以采用四芯接线;需求的电压则大幅度减低至250mV(最高500mV),较传统并行ATA接口的5V少上20倍!因此,厂商可以给Serial ATA硬盘附加上高级的硬盘功能,如热插拔(Hot Swapping)等。

17、更重要的是,在连接形式上,除了传统的点对点(Point-to-Point)形式外,SATA还支持“星形”连接,这样就可以给RAID这样的高级应用提供设计上的便利;在实际的使用中,SATA的主机总线适配器(HBA,Host Bus Adapter)就好像网络上的交换机一样,可以实现以通道的形式和单独的每个硬盘通讯,即每个SATA硬盘都独占一个传输通道,所以不存在象并行ATA那样的主/从控制的问题。

18、 Serial ATA规范不仅立足于未来,而且还保留了多种向后兼容方式,在使用上不存在兼容性的问题。

19、在硬件方面,Serial ATA标准中允许使用转换器提供同并行ATA设备的兼容性,转换器能把来自主板的并行ATA信号转换成Serial ATA硬盘能够使用的串行信号,目前已经有多种此类转接卡/转接头上市,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原有投资,减小了升级成本;在软件方面,Serial ATA和并行ATA保持了软件兼容性,这意味着厂商丝毫也不必为使用Serial ATA而重写任何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代码。

20、 另外,Serial ATA接线较传统的并行ATA(Paralle ATA)接线要简单得多,而且容易收放,对机箱内的气流及散热有明显改善。

21、而且,SATA硬盘与始终被困在机箱之内的并行ATA不同,扩充性很强,即可以外置,外置式的机柜(JBOD)不单可提供更好的散热及插拔功能,而且更可以多重连接来防止单点故障;由于SATA和光纤通道的设计如出一辙,所以传输速度可用不同的通道来做保证,这在服务器和网络存储上具有重要意义。

22、 Serial ATA相较并行ATA可谓优点多多,将成为并行ATA的廉价替代方案。

23、并且从并行ATA过渡到Serial ATA也是大势所趋,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24、相关厂商也在大力推广SATA接口,例如Intel的ICH6系列南桥芯片相较于ICH5系列南桥芯片,所支持的SATA接口从2个增加到了4个,而并行ATA接口则从2个减少到了1个;nVidia的nForce4系列芯片组已经支持SATA II即Serial ATA 2.0,而且三星已经采用Marvell 88i6525 SOC芯片开发新一代的SATA II接口硬盘,并将在2005年初推出。

25、 2007年制定了SATA2及SATA2.5标准,速度达到300MB/s -------------------------------------------------- IDE最初是作为一种电脑内部硬盘驱动器的标准连接方式。

26、IDE背后的基本观念就是硬盘驱动器和控制器应该集成在一起。

27、控制器是一块载有芯片的电路板,它能够正确严密的指挥硬盘如何存储和存取数据。

28、绝大多数控制器都包含有一定容量的缓存(2MB或8MB)作为缓冲器,用来提高硬盘的性能。

29、 在IDE诞生之前,控制器和硬盘的盘体是分开,并且多为是独立的。

30、换句话说,一家制造商生产的控制器可能就无法正常工作在另一家制造商生产的硬盘上。

31、控制器与盘体之间的距离还会导致信号强度下降而影响性能表现。

32、这对电脑使用者而言不能不算是一种损失。

33、 IBM在1984年推出的“AT computer”有两项关键性的技术革新。

34、第一,推出“ISA”的第二代总线接口。

35、新的ISA总线一次能够传输16个bit位,而此前只能传输8位。

36、第二,IBM为其提供了一个将控制器和硬盘驱动器集成在一起的硬盘。

37、一个带状的电缆通过ISA卡与电脑主机连接在一起,ATA接口就这么诞生了。

38、 1986年,康柏(Compaq)公司把IDE驱动器引入到他们的桌面386系列中。

39、这种联合形式依然是建立在IBM的ATA标准上的。

40、不久以后,其他卖主陆续开始提供IDE驱动设备,IDE也成为覆盖整个整合驱动设备/控制器的代名词。

41、由于绝大多数的IDE设备都是基于ATA的,因此这两种称呼常彼此替代使用。

42、 IDE作为一种通用接口,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种并行线缆目前正逐步被串行ATA所取代,可以说IDE很好的完成了人们赋予它的使命。

43、许多电脑初学者对于机箱来本就纷繁复杂的连线弄得摸不清头脑,相信通过本文至少对IDE接口、设备以及它们如何工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更多的知识需要大家多动手、勤钻研。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