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5 11:55:14
大家好,我是小环,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怎样背课文才能背得快一些,怎么背课文才能快速背下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怎样快速背课文 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2、”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思考需借助背诵。
3、背诵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但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大量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且可培养大家丰富的语感,进行听、说、读、写各项活动。
4、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背诵的效率。
5、 一、树立理解背诵的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简单机械的背诵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因而学习效率很低,这就要求大家不要死记硬背,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以提高背诵速度,增强学习效果。
6、 二、扫除语音障碍 单词读不准音或不会读是背诵的一大障碍。
7、一篇课文中如果有太多生疏的单词,就会影响同学们背诵的信心。
8、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听录音或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来帮助自己找出这样的单词,纠正发音。
9、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的语调、不完全爆破、重弱读等语音现象,增强诵读的节奏,提高背诵的效果。
10、 三、抓关键词语 背诵时,有些同学习惯逐字逐字的背诵,把一个完整的句子弄得支离破碎,影响了背诵的效果。
11、我们知道句子是短语构成的,不同的短语构成不同的意群,读的时候,我们应该按完整的意群进行停顿,保证句子形式和意思上的完整,这样在我们记忆中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12、 四、排除语法上的困难 课文中那些句子较长、结构较复杂的句子是同学们最难理解最难背诵的。
13、对于这样的句子,同学们可以先分析其结构类型:简单句,分清主、谓、宾、定、状、补;复合句,弄明白是哪一种类型的复合句。
14、同时,还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5、这样就可以迅速理解句子的意思,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16、 五、把课文分层进行背诵 根据课文的中心内容划分层次化整为零、化难为易、逐层背诵。
17、最后,通背全文,查找不熟的地方,进行强化背诵。
18、 如何背课文 背课文听起来很可怕,每个人似乎都经历过。
19、不过不能否认,背课文是学英语最好的方法之一。
20、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更是如此。
21、作为最有效的学英语的方法,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倡孩子多背些课文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22、其实,背课文是一项虽然艰苦却其乐无穷的学习方式。
23、只要把握的好,就能够使学生在快乐和成就感中学习。
24、下面,就这个方法体一些具体的建议。
25、 先说说背课文的好处。
26、背课文能够使学生全面学习单词和语法,不仅学会每个单词和句法现象的本身,还能够了解它们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的用法,搭配和其它的语气特征,更好的做到学用结合;并且由于是整个文章或是句子一起理解和接受,所以对于单个语言单位,象单词、语法要点、搭配等的记忆更加牢固。
27、 其次,背课文能够促使孩子多读,而且是大声朗读,这样对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语感至关重要。
28、背一篇课文能帮助孩子强化练习的语流、语速,迅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29、 另外一点也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很难给孩子提供很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很难接触到纯正的英语;并且如果想实践英语的交流,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和交流对象,这些都不太容易具备。
30、而背一篇课文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语言环境、纯正丰富的语言资料,弥补以上的不足。
31、一篇课文流利背诵出来,更会让孩子得到英语学习的巨大乐趣和巨大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2、 既然背课文有这样诸多的好处,那么在背诵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33、 第一条原则:理解而后能背。
34、 对于一篇课文,首要问题是要非常清楚它的意思。
35、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开始努力去背。
36、生吞活剥式的死记硬背是没有效果的。
37、在背之前首先要弄懂文章的中心内容,记叙文要弄清楚记述的事情、人物、时间、地点等等,说明文要明白主要解说的对象和不同方面和性质,而议论文则要弄清所讨论的问题和主要的论点、论据、论证的关系。
38、 要以文章内容为线索进行记忆。
39、要弄懂上下句之间的内容和逻辑上的关系,而后才是语言上的起承转合。
40、这样背课文就是因事而语,有意义地背,言之有物,背之有理。
41、 第二条原则:所背的文章要典型而纯。
42、 文章一旦背下就会记住很长时间甚至永远不忘,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43、所以背要选那些真正典型而纯的文章。
44、以完全正确和有代表性的文章丰富孩子语言资料。
45、在这里我推荐《新概念英语》特别是第二册。
46、非常好! 第三条原则:先听后背。
47、 既然背课文是练习英语口语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在背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
48、学语言模仿是关键,所以在背之前要先听,听要听原装正版的录音,当然推荐外籍教师的录音,这样能够学到非常地道的发音。
49、而且要反复听,直到能够模仿得很象为止。
50、这一个阶段是比较枯燥的,但非常有效。
51、 第四条原则:从易到难、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背课文比较艰苦,特别是一开始,最是要避免产生抵触心理。
52、所以开始的时候哪怕就只是几句话也好,先要建立信心和兴趣。
53、不要贪多,想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54、急不得,慢慢增长,逐渐地熟悉背课文的套路和一些英语中常用的关联词,能够越来越容易。
55、 第五条原则:背课文一天之际在于晨 早晨是练习口语和背课文的黄金时间,要充分利用。
56、每天早起半个小时,大声朗读背诵,不但对英语,对自己的心情和一天的状态都有好处。
57、 第六条原则:注意重点句型和单词 背课文不只是注重整体,对于单个重点的语言现象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毕竟背课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课文中学习英语。
58、 所以,在背诵前应该认真得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单词,不仅注重他的发音和拼写,还要注意它的前后搭配。
59、要全面了解重点得语法现象,注意各种实际使用中的变化以及具体的含义。
60、 第七条原则:及时复习,多多重复。
61、 背诵的东西要及时重复,一般要重复到28遍才可能比较牢固地记住。
62、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要记住每一篇文章,但是,如果像狗熊掰棒子一样,随背随忘也就没有意义了。
63、而记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重复,及时复习。
64、把一篇背得烂熟比十篇结结巴巴要好得多。
65、所以,重复和复习不是减慢而是必要得手段。
66、 第八条原则:同一篇背诵的课文要尽量多以不同语调,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重复。
67、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记忆,更可以使得所背的课文活起来,真正成为召之即来的如意工具。
68、比如一篇记叙文既可以以朗诵的语调高声朗诵,也要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到来,这样才会逐渐的从语言的习惯中解脱出来,转而更为重视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这样在相似情况出现的时候,语言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
69、 以上是背课文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的解释和个人的看法。
70、当然,学习没有一定之规,最主要的是要持之以恒、艰苦努力。
71、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非常重要,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2、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
73、背诵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哪种适用于你?不妨一试。
74、 一、读熟法。
75、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76、“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77、” 二、尝试背诵法。
78、朗读三二遍后,就试着背。
79、若背不出来,就打开课本看一看,然后再背,直到完全会背为止。
80、 三、分解背诵法。
81、把文章分成若干部分,一部分一部分,一层次一层次地熟读、背记。
82、被分解成几部分或几个层次的内容能背下来了,再连起来整体背诵。
83、 四、摘关键词(提纲)法。
84、把要背的课文中的关键词摘出,写在本子上,按关键词的提示,时而俯首闭目,时而张眼瞅书,自己考自己。
85、 五、背默结合法。
86、自己认为已能背诵了,就默写一次;默毕,翻开书页自己校正。
87、凡有错处或漏处,自己划上记号,重新背记。
88、再背再默,再默再背,直到连标点符号也无误为止。
89、 六、浮现形象法。
90、适用于背诵情景交融,文字画面强的文章与诗词。
91、运用此法,还可在纸上随意地画简笔画,让画助背。
92、 七、结对子背诵法。
93、自主结成背诵对子,以2-3人为宜。
94、相互竞赛,遇到背记中遗忘处,可请朋友提示,直到全部会背。
95、 八、循环记忆法。
96、当天背出来的内容,第二天再背一次,隔3-5天再背一次,隔一周再背一次……这样循环三到四次,就能形成终生记忆。
97、 实用记忆十八法 记忆,是学习的童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
98、科学记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加速知识积累。
99、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加速知识积累,就要学会科学地记忆。
100、 交替记忆法。
101、 又叫分布记忆法式重视头尾记忆法。
102、这是把不同性质的识记材料按时间分配、交替进行记忆的方法。
103、长时间单纯识记一门学科知识的效果不好,因为具有相同性质的材料对脑神经的刺激过于单调,时间一长,大脑的相应区域负担过重,容易疲劳,将会由兴奋状态转为保护性抑制状态,表现为头晕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这就不利于记忆。
104、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记忆过程中,先记住的事物对后记忆的事物有抑制作用,叫后遗抑制(我们用 表示);后记住的事物对先记住的事物也有抑制作用,叫倒摄抑制(我们用 表示);那么,记忆的序列则为:A B C D E F 可见开头A和结尾F只受单向抑制,中间部分B、C、D、E则受双向抑制,越是中间的部分,受到的抑制越强烈。
105、为了降低这种抑制,可以采用间隔法。
106、也就是说把记忆的序列打断,插上非记忆的活动,这样开头和结尾增多,中间部分减少,抑制就大大削弱了。
107、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对某一长篇材料,一天要读六十八遍方可背诵;可是每天读几段,三天内读了三十八遍可全部背出。
108、因此,背诵长课文、阶段复习,与其集中时间打突击,不如分而治之,每天背一点,效果还好些。
109、也就是说,把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避免过多地接受单一刺激,可提高记忆功效。
110、 课间操,就是把上午一个记忆序列打断,变成两个记忆序列。
111、午睡,更使上下午之间的抑制降低到最低程序,以恢复下午与晚间学习的精力。
112、 怎样利用记忆的这一特点呢? (1)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开头和结尾去记,若是讲话,应该把要紧事先讲给大家,结尾时候再强调一下。
113、 (2)记忆大篇幅的材料,可采取分段记忆法,这样每段都是有开头和结尾,就人为地制造了增进记忆条件。
114、 (3)一次记忆若干名词或大题可改变其次序,每记一次就换一个开头和结尾,平均分配复习的力量。
115、 (4)合理地组织识记材料,尽量使前后相邻的学习内容截然不同,防止抑制作用的发生。
116、例如,刚学完历史,不要去学语文,以减少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
117、 (5)合理安排时间。
118、早晨起来,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晚上学习过后就睡觉,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这两个“黄金时间”不能错过,可以利用它记那些难度较大的材料。
119、再有,在长时间学习中,中间要休息休息,时间最好是10—15分钟,这样,又增加了开头和结尾的次数。
120、 总之,充分利用开头和结尾会使你在同样的时间内,用同样的精力取得显著的记忆效果。
121、 有人曾介绍丰子恺先生的“二十二遍读书法”。
122、这二十二遍不是一气完成,而是分四天进行的。
123、第一天读十遍,第二、三天各读五遍,第四天读两遍。
124、这就是分布识记法。
125、这种方法比较省力,也比较科学。
126、心理学家沙尔达科夫,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分别让两组学生识记同一诗篇,一组采用集中识记的方法(即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将识记的材料反复学习,直到记熟为止),另一组采用分布识记的方法(在三天内,每天只读一遍,最后记熟)。
127、测试的结果发现,分布识记比集中识记的方法好。
128、在分布识记时,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反之,老是重复同一材料,单调刺激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
129、分布识记也就是分散记忆。
130、所谓分散也有一个限度,不能认为越分散越好。
131、过短的材料不宜分散记忆。
132、同时还要掌握好间隔时间。
133、间隔时间太长容易造成遗忘,间隔时间太短,又容易受到干扰。
134、 2、自测记忆法。
135、 这是通过自己测验自己来增强记忆的方法。
136、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切了解自己的“底数。
137、”通过经常性的自测,我们就能知道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好,没记住,哪些地方易混淆,有误差,也就能马上核实校正,避免一误再误。
138、其次,它可以培养我们随机应变的能力。
139、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与原来学习时大不一样;在工作中,也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棘手的问题。
140、如果经常运用自测记忆法,对所学知识从多方面理解消化,那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临阵不慌,即使遇到出乎意料的问题,由于平时训练有素,也会得到很好的处理。
141、 具体来说,自测记忆方法如下几种: (1)定期测验。
142、从时间上可分为当日测、周日测两种。
143、①当日测:晚上睡觉前,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或默想一遍。
144、②周日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
145、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单元测、全书测两种。
146、①单元测:一个单元学完后,可问问自己这个单元学了些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取得了什么收获。
147、②全书测:一本书学完后,可翻开目录,逐章回忆内容,并可挑选那些重要内容进行自测。
148、 (2)默写自测。
149、默写出文字符号比只看不写的记忆效果显著。
150、这是因为默写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思维积极活跃,必然使记忆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151、 (3)设问自答。
152、“假若我是老师,我希望学生掌握哪些问题呢?”如果经常对自己这样提出问题,从多种角度设问自答,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53、因为设问自答能使人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154、而这些都是增进记忆的有利因素。
155、 3、系统记忆法 系统记忆法,就是按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顺理成章,编织成网,这样记住的就是一串。
156、零散的珠子,我们一手抓不了几粒,如果用一根线把珠子穿起来,提出线头就可以带起一大串。
157、记忆也是这样,分散的、片断的知识记得不多,也不能长久保持。
158、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痕迹。
159、例如:记忆圆形、扇形、弓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这样记忆:首先抓住这三种形状的关系:扇形是圆形的一部分,弓形又是扇形的一部分,然后再把几种图形面积的公式串起来。
160、这样记忆起来,就不困难了。
161、 把知识系统化,往往还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
162、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这个仓库里不能杂乱无章,应该把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应放的位置上,这样记得清楚,提取也方便。
163、在列表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164、往往是一张表整理出来了,知识在脑子里也就清晰了,不需要专门去背,也能记得很牢。
165、 4、争论记忆法。
166、 这是通过与别人对识记材料进行争论探讨以强化记忆的方法。
167、 在进行争论的时候,争论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方面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同时分析其中的正误;一方面积极思维,评论对方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
168、这种情况下,信息输入大脑容易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169、 争论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记忆的准确性。
170、通过争论,错误的暴露出来,得以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记忆。
171、而记忆正确的知识也得到了检验和应用,并得到巩固和强化。
172、 争论还可以使争论双方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互相受到启发。
173、在争论中,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是听到一个新观点,还是发现一个新论据;无论是自己被驳得体无完肤,还是被对方佩服得五体投地,都是一种强刺激,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174、 运用争论记忆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动机要正确。
175、进行争论的目的是辨明知识的准确性,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不是为了斗高低、出风头,更不能逞强好胜,中伤对方。
176、 (2)态度要端正。
177、进行争论要保持善意的、平等的态度,不应钻进牛角尖。
178、既要允许对方有错误见解,也要承认自己的不当之处。
179、对别人的谬误要善意指正,对自己的错处要勇于改过,决不能固执己见。
180、 (3)方法要对头。
181、争论中切忌跑题,如果离题太远,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182、争论中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不懂装懂。
183、 5、理解记忆法 心理学认为,理解是通过利用现有的知识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联系。
184、在阅读比较容易的文章时,理解仅表现为感知,也就是说一下子想到从前所掌握的知识,或者马上能够从现有的知识里抓住所需要的东西并把它同新的印象结合在一起。
185、但是,在阅读学习不熟悉的和不易理解的知识时,就要利用知识建立新的逻辑联系。
186、理解记忆是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前提的。
187、这种理解,并非指一般的弄懂了,而主要是指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它与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
188、 理解记忆法,理解是关键,是记忆的基础。
189、要理解,就应对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190、掌握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层次关系,抓住表现内容实质的关键处(或重点词语,重点句、段,重点步骤等)。
191、这样,也就在理解中识记了。
192、 6、尝试回忆法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叫回忆。
193、尝试回忆法就是在背记过程中,不断地自己考自己。
194、考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采用自己复述、自己默写等方式。
195、例如,在记忆外语单词时,可以背着默写,也可以看着英文默写中文,或者看中文口读英文。
196、背诵课文时,可以不断地尝试着自己背。
197、背得不对时,再看,再记。
198、对学习过的识记的知识,及时进行尝试回忆,效果好。
199、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①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记忆情况。
200、每次尝试回忆后,就会知道自己记住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记住。
201、在进一步阅读时便可有重点、有选择地记忆。
202、②可以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
203、进行尝试回忆,目的是逐字逐句地再现读物,这能促使自己逐字逐句地读,把目标对准那些尚未记住的材料。
204、 有些学生在记忆的时候,总是闷着头一遍又一遍地读。
205、这种枯燥无味地重复诵读,往往不能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206、这样,就必然会降低记忆效果。
207、尝试回忆,虽然比照本宣科费力气,特别是在回想不起来的时候,就要开动脑筋。
208、因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也就容易记住所读的材料。
209、 反复看过要记的材料后,试着不看材料。
210、背诵一遍(或回忆一遍),若遇到困难再看书,这种利用反馈效应尝试背诵的记忆方法称为尝试背诵记忆法。
211、 例如,在熟记英语单词后,可以看着英文默写中文,也可以看着中文默写英文,然后对照一下答案,把不对的更正后,再记一下。
212、又如,背诵课文,可以在熟记之后,尝试回忆一下,也就是自己背一下,背不下去时,再看,再记。
213、又如,在识记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定理证明时,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后,也可以尝试用笔演背一遍,证不下去时,再看书,再记。
214、 实验表明,让记忆者了解自己的记忆效果,即给予信息的反馈,往往能够提高记忆效果。
215、下面这个心理学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把被试者分成甲、乙两组。
216、主试者让甲组学生对一篇课文连续看4遍;让乙组的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看一遍,尝试背诵一遍,又看一遍,又尝试背诵一遍。
217、结果,一小时后,甲组只记得52.5%;乙组记得75.5%;一天后,甲组只记得30%,乙组记得72.5%;十天后,甲组仅记得25%,乙组仍记得57.5%。
218、 每次尝试背诵就是给予一次记忆信息的反馈。
219、为什么利用反馈效应的尝试记忆法能够提高记忆效果呢?这是因为反馈提高了记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20、一篇材料识记几遍以后,总是有的部分已经记住了,有的部分还没有记住,或者记错了。
221、反馈信息就可以告诉你哪些部分已经记住了,哪些部分还需要加工,帮助你了解自己记忆的进度,记忆的难点,然后,你就可以针对难记的部分集中力量攻下来。
222、其次,反馈可以增强对记忆的自信心,从而给识记增添力量。
223、如果对一篇较难的材料,或者较长的材料诵读几遍以后,就发现已经记住了其中的大部分,这就会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取得成功的喜悦心情,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余下的记忆任务。
224、当然,也可以在你识记几遍后,发现自己还没有记住,心中不免烦躁起来,这时你应该懂得:“烦躁情绪将干扰记忆,影响记忆效果。
225、”最好的办法是控制情绪,使自己心平气和,相信自己的记忆能力,或者这样想:“这篇材料难,是应该多记几遍才能记住。
226、”再其次,反馈在一定的程序上可以消除疲劳,维持注意力的集中。
227、闷着头一遍一遍地读,这种枯燥无味的重复诵读容易产生疲劳,时间一长,注意力容易分散。
228、如果在记忆的过程中,时时有关于记忆的信息反馈给你,无疑会消除一些疲劳,或者使疲劳延缓产生,同时又可以使注意力不断地集中在识记上。
229、因此,尝试背诵记忆法比那种单纯反复地去念、去看、去写的单纯重复记忆方法好。
230、 7、比较记忆法。
231、 这是对相似而又不同的识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它们的异同以进行记忆的方法。
232、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233、有比较才有鉴别,不经过比较,我们就难以辨明事物的特性、事物的本质,难以弄清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异同。
234、比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全面地识记材料。
235、对同类材料进行比较式阅读,会明显地收到全面了解材料、进行“立体”记忆的效果。
236、 (2)准确地识记材料。
237、记忆的准确性与最初识记有直接的关系。
238、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有误,那么提取时必然不准。
239、而比较是达到准确记忆的关键。
240、 (3)深刻地识记材料。
241、很多识记材料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难以辨别。
242、在记忆某一材料时,如果找同类材料阅读参考,稍加比较,各自的特点就突出了,印象也会随之深刻。
243、 比较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对立比较法、对照比较法、顺序比较法、类似比较法等。
244、比较的基本原则有二: 第一,同中求异。
245、即在识记材料共同点之外找出其不同点。
246、比较时不要停留在材料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应着眼于它们本质属性的比较,抓住细微的特征进行记忆。
247、 第二,异中求同,即在识记材料不同点外努力找出它们的相同或相似点。
248、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尽管表面现象千差万别,但往往有本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点。
249、如果我们能找到它们,就会把它们记得更扎实。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