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创网

今日时讯:解析!“万亿之城”密码

更新时间:2023-11-22 16:31:01

导读 中国城市经济的角逐向来激烈,“排位战”不让分毫。 在我国24座“万亿之城”众多亮眼的成绩之中,江苏南通独领风骚:与2022年相比,南通20...

中国城市经济的角逐向来激烈,“排位战”不让分毫。

在我国24座“万亿之城”众多亮眼的成绩之中,江苏南通独领风骚:与2022年相比,南通2023年上半年GDP排名上升5位,首次跻身全国城市经济前20强。就增速论,南通也以7%的高数值仅次于上海。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南通被称作“中国近代第一城”,百年光阴里,南通的发展见证着中国制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与辉煌。近十年来,南通打造出多个世界级制造业集群,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个千亿台阶,到2020年历史性突破万亿大关,正式迈入“万亿之城”。

抚今追昔,心潮逐浪。近期,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次赴南通采访,广泛接触社会各方,试图解析南通高质量发展密码,还原中国制造的百年之路。

发展渐入佳境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东抵黄海、南濒长江,与上海、苏州灯火相邀。万里长江奔流而下,至此江面陡然开阔,南通可谓江之尾、海之端,素有“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美名。

大江大海大时代,奋楫争先立潮头。最近十年,南通发展进入快车道,高质量发展渐入佳境。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发展速度一路领先。

南通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十年砥砺,南通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个千亿级台阶,其中2020年历史性跃升突破万亿大关,晋升为全国第21座“万亿之城”;2021年南通GDP达到1.1万亿元,2022年再上新台阶,以1.14万亿元续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南通GDP跨过6000亿元关口,以7%的增速继续“狂奔”。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南通GDP年均增长8.4%,分别快于全国(6.5%)、全省(7.4%)年均增速1.9个、1.0个百分点。

辖区县市龙精虎猛,均衡发展亮点突出。

南通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南通所辖7个县(市、区)GDP均超1300亿元,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放眼中国经济版图,这并不多见。

“2023赛迪百强县”榜单显示,南通下辖的如皋、海安、启东、如东四县(市)“组团”上榜,分列第22位、23位、25位、35位。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认为,南通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彼此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竞逐。

引龙头、上项目、优环境……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南通,当地7个县(市、区)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强烈气息扑面而来,就像七只生机勃勃的“小老虎”互相较劲。这种“七虎竞南通”格局,让该市经济发展动力澎湃、后劲十足。

科技创新活跃,优势产业全球领先。

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志勇说,过去十年,南通聚力打造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六大千亿级重点产业集群。其中,船舶海工、高端纺织发展成国家级产业集群,成为南通的“王牌选手”,足以与全球对手一较高下。

作为造船重镇的南通,其船舶制造、海工装备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的1/10和1/4左右。南通重点培育建设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如皋港船舶海工及重型装备园、海门豪华邮轮配套产业园三大船舶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园。2022年10月,南通牵头泰州、扬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南通持续发力船舶海工的创新驱动,引领产业不断迈向高端。”陈志勇说,十年来,中国首艘2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世界首制4000车位LNG双燃料冰区加强型汽车运输船、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我国首制极地探险邮轮等一批批大国重器从南通驶出。

经过上百年积淀与发展,南通已形成产业门类齐全、配套生态优异、龙头企业集聚的高端纺织产业集群,是世界三大家纺中心之一。2022年10月,苏州、无锡、南通高端纺织集群成功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打造世界级高端纺织产业集群。

公开资料显示,南通拥有成品生产企业3800余家、面辅料商2400余家、外贸出口企业350余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个、江苏省著名商标32个;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一,赢得了“世界家纺看中国、中国家纺看南通”的美誉。

南通的发展与一个名字紧密相连: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白手起家,将一座落后的封建小城打造成“中国近代第一城”,并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程。张謇兴办实业、倾资兴学、以商养学,一生所获财富,皆为社会服务。张謇被称赞为“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可以说,张謇是近代南通的起点,经过百年积淀,他的企业家精神已经融入南通文化的基因和底色。进入新时代,南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突飞猛进,固然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如果以张謇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审视一番,也是别有滋味。

——南通的厚积薄发,离不开对于发展实业的重视和执着。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在张謇看来,救国家、开风气、启民智必先办实业。1895年,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始,张謇一生创办30多家企业,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自张謇开始,发展实业、制造业当家成为南通最强烈的精神气质。近年来,南通坚持产业立市、制造强市,倡导“锻长长板、补齐短板”。

一方面,南通在2022年提出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招引龙头企业,关键环节优势企业,培育本土优势企业等多重抓手,完善产业链条,继续壮大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等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南通牢牢抓住科技创新主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南通靠制造业起家,也必将靠制造业走向未来。”在今年初召开的南通制造业发展大会上,南通再次向外界传递建设制造业强市的决心:作为产业倍增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一年,力争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39%。

——南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对于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尊重。

作为科举史上第一个“下海”状元,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师范学校、创办了第一所民间博物苑……他创下的20多个“中国第一”背后,是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

进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作用被提到更高位置。在南通采访,中国证券报记者时时感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对于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重视。

南通确定每年5月23日为“南通企业家日”,每逢这个日子就召开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相关会议,开展“张謇杯”杰出企业家等评选表彰活动。近年来,获评企业家所在企业95%以上迈入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预备役”行列。

为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群体,2021年1月,张謇企业家学院在南通挂牌成立。“学院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打造新时代企业家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基地,培养更多‘张謇’式企业家。”南通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謇企业家学院院长单晓鸣告诉记者。

南通坚持“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022年,南通提出实施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同时,招引培育公共服务等平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目前,南通已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5个,数量位居江苏第一方阵。

沃太能源2012年落户南通高新区,从只有3人的小团队到引入亿纬锂能、高瓴资本、淡马锡等多家战略投资者和产业资本投资,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成为全球绿色储能领域领跑者,帮助75个国家和地区数百万人用上清洁能源。如今,沃太能源在全球拥有10余家子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50%。沃太能源董事长袁宏亮说:“越是竞争加剧,越要加快科技创新。”

——南通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对于资本的驾驭和善用。

纵观张謇一生,从四处奔走筹款创办大生纱厂,到盈利后兴教育办慈善,每一步都有资本的身影。南通海门张謇研究会在相关论述中记录,1899年大生纱厂便发行了股票;1915年,为扩大生产发行了“添字股票”,即近似如今的派送股;1919年公司为添购纱机、布机,发行了“增字股票”,此举类似现在的定增。

“在南通,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引导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南通市金融局局长祁中伟说,在注重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创新金融服务、赋能制造业的同时,南通还善用资本市场力量,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江苏晟斯生物制药是一家从事针对血友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药物研发制造企业,2020年4月从北京整体搬迁至海门临江产业园,不久就得到南京银行南通分行投贷联动产品支持,获得资金3500万元。此举助力该公司在南通顺利落户,驶入研发生产快车道。

南通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南通市金融局创新推出上市联席会议月度工作推进会、企业上市“白名单”制度,推送了10批次、130家拟上市“白名单”企业,为企业解决上市过程中的问题超100项,解决率100%。同时,打造“江海创投行”路演品牌,创新开展“创咖吧”品牌系列股权投融资对接活动。6年来,该路演品牌服务了300余家南通本地优质企业,为其中18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10.21亿元。

截至目前,南通上市公司数量增至57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达到50家)、新三板正常挂牌企业56家,上市挂牌公司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股权融资1258.02亿元,同时形成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科技属性突出、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上市后备梯队。

百年之路

南通市崇川区南市街14号,大生纱厂原址。一座20多米的钟楼高高矗立,它坐西朝东,红砖品字结构,四面有钟盘。这座1915年由张謇建设的钟楼至今仍能正常使用,每到整点准时敲响。一如脚下的这座城市,百年光阴里见证着中国制造的起落兴衰、苦难辉煌。

奋斗成就了南通,也成就了中国制造。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风雨如磐的年代,先贤们怀抱“实业救国”信念,在艰难困苦之中,点燃中国制造的火种。相比西方工业,中国制造底子薄、起步晚,然而中国只用了一百多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道路,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规模最大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靠的就是胼手胝足、艰苦奋斗。

1895年,张謇筹办大生纱厂,首开中国机器纺纱之先河。在随后的128年中,大生纱厂经历风雨,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但从未更名、从未间断过生产、从未停止过开拓和奋斗。如今,继承大生纱厂“血脉”的国有控股企业——江苏大生集团,依然是全国棉纺织行业“排头兵企业”。

今年3月,大生集团智慧纺纱工厂宣布全面达产,这是“十四五”时期全国第一个“智慧纺纱工厂”,将为全国纺织行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树立新的示范标杆。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如今的大生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公司16家,职工总数约7000人,形成纺织、进出口贸易和文化创意产业三大板块。其中,纺织主业拥有近100万纱锭,年产多组分、多功能混纺纱线6万吨,被誉为中国纺织的“常青藤”。

百年大生路,一部奋斗史。在大生集团采访,中国证券报记者体会到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感受到这个堪称民族工业“活化石”的历久弥新,更认识到中国制造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灵魂。

创新是南通成为“万亿之城”的秘密,也是中国制造的制胜法宝。

创新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唯有创新,中国制造大踏步追上时代潮流;唯有创新,中国制造破除风险挑战,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为南通第二大支柱产业,船舶海工是当地的城市名片、产业地标。然而,受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等因素冲击,从2015年开始,熔盛重工、明德重工等知名南通船舶企业破产,给这个行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几年时间,南通船舶海工产业不但没有一蹶不振,相反是捷报频传。今年以来,南通见证了多个意义重大的“首台”“首艘”“首批”,记录着一个世界级船舶海工基地的崛起。

在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的船坞中,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级别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平台正在建造,英文名为FPSO,其总长335米、型深33米,约相当于10层楼高,是海上油气生产、储运的平台,可以看作一座海上移动化工厂,建成之后能存储200万桶原油。“逆境突围的最有力武器,就是坚持创新,主动向高技术船舶、大型海工装备、特种船舶等高端产业迈进。”该公司总工程师陆新华说,一批南通船企从修船走向造船,从“制造”迈向“智造”,不仅带领船企走出困境,而且使产业焕然新生,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穿行在166公里长的南通长江岸线,一座座高耸的龙门吊不时映入眼帘,一座座造型各异的船舶海工产品静待远航,一片片火红的焊花在船坞内喷射四溅……长江入海口,“南通船谷”正成为世界级船舶海工基地。

转型升级是南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制造的必然选择。

百年来,中国制造从零起步,从纺纱、钢铁等传统制造业开始,风雨面前不放弃,困难面前不低头,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勇敢,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着产业链上游艰难攀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城拔寨”,实现业态持续跃升。在未来,不管面临何种打压和挑战,中国制造必然不会放弃转型升级的努力。

作为南通最大的企业,1992年薛济萍创立的中天科技,是一家多元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现已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上市公司市值约500亿元。谁能想到它的前身竟然是一家乡镇砖瓦厂。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特种光缆市场百分之百被跨国公司覆盖,价格居高不下。这深深刺痛了薛济萍。1999年,他率领团队引进国际一流的技术和设备,加以消化吸收再创造,在我国最早建立起自有品牌的电力特种光缆OPGW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高性价比产品,使得跨行进军的中天科技站稳了脚跟,实现了企业由小到大的发展。

海底光缆技术壁垒高,是光电传输“金字塔塔尖”的技术,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中天科技决心打破坚冰,瞄准世界海缆科技发展最前沿,持续发力技术攻关。最近十年,中天科技柔性直流海缆技术实现“五级跳”,创世界第一。目前,中天科技已经成为我国海缆行业领头羊并引领中国海缆行业发展。

“企业要做大做强,就是要向高端、高技术、高附加值迈进。”72岁的薛济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回顾30多年创业之路,深有感慨地说,中天科技从砖瓦厂起步,先做特种光缆,后做海底光缆,就是不断向“金字塔尖”挺进。

值得一提的是,薛济萍是南通首届“张謇杯”杰出企业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我们企业内部达成了共识,制造业是中天科技永远的根。”薛济萍说,张謇“实业救国”的精神早已融入南通企业家血脉,激励着他们高扬创新,振兴民族工业,助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新浪潮下,以大生集团、中天科技为代表的南通制造业的进化,是中国制造三次跃升的缩影。”单晓鸣说,经过百年发展,中国制造在实现“从无到有”,再到“从有到优”后,正在经历“从优到强”的转变,“做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科技创新攻克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承接着百年的积淀,积蓄着创新的能量,南通的发展站在新起点。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表示,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南通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站上了千载难逢的绝佳“风口”。

江之长,百川交汇;海之大,万流归一。站在苏通长江大桥上极目远眺,滚滚长江衔远山,穿三峡,流日夜,至此万顷碧波归大海。更有海天相接处,万吨巨轮劈波斩浪,驶向远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